是如何搞砸一段妈系伴侣关系的

2024-05-22 09:40:59 阅读 :

你有被另一半当作“孩子”养过吗?

乍一听,是不是觉得这样还挺幸福,挺令人羡慕的?

其实,很多有过这种情感体验的人,都觉得这是在“受苦”。

前几天我和老公出去吃饭,偶遇了一对陌生情侣。

期间女生一直在跟男生说,该如何准备应聘的事情:

PPT模板的选择、字符大小、放几张图、穿什么衣服、系什么颜色的领带……

事无巨细地交代完后,女生还不忘嘱咐男生:

过几天我要出差,你少吃外卖,自己学着做饭;

记得多吃水果,我买好了放在冰箱里;

晚上少熬夜打游戏,要保证睡够八个小时;

你要长点心,不要什么事情都依靠我......

男生全程一直低头吃饭,只是偶尔点点头回应一下。

回家路上,老公对我打趣说:

“还好你没像我妈一样管我,不然我早跑了。”

是啊,在亲子关系中,我们都不喜欢、甚至反感父母的过度管控和约束。那为什么在亲密关系中,有人却不自觉做起了“妈系/爹系伴侣”呢?

我想起热播剧《三十而已》里的顾佳,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地照料另一半,到头来只换得许幻山的背叛和一句:

"我一直觉得许子言是你的小儿子,我是你的大儿子。"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越关心对方,对方反而越想逃,关系甚至会走向破裂?

在关系中,很多人似乎总是不自觉地想要多付出一点、多照顾对方一点,并认为这是一种爱对方的体现。

然而,当一个人长期充当照顾伴侣的角色,另一个自然会变成需要被照顾的“孩子”,这时的亲密关系变质成了“亲子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母婴式亲密关系”。

而健康的亲密关系,本应是“轮流做父母,彼此做小孩”,双方互相照顾、互相支撑的。当任何一方加量过载,就很容易变成一种负担,让彼此都疲惫不堪。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一聊“母婴式亲密关系”。

希望所有处在错位关系中的伴侣们,都能从本文中找到更健康的相处方式。

从字面意思来看,“妈系伴侣”似乎是母性泛滥的产物。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类伴侣很有可能隐藏着被忽视已久的创伤:

1、原始生存策略的错误延续

在婴儿时期,只要父母给予我们足够的食物和照顾,我们就很容易达到安全、温暖和满足的状态。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我们逐渐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温饱,而是希望父母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尊重、爱与鼓励,来支撑我们的成长。

但这个过程往往“危机重重”,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合格的养育者:

比如有的父母本身心智就不成熟,有的过于强势,有的过于软弱,有的忙于生计无暇给予孩子情感养料,有的甚至需要孩子来承担养育者的角色......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照料,过早承担了自己不该承担的责任,渐渐地养成了一种并不健康的生存策略:

“我必须足够懂事、足够独立、乐于付出、牺牲自我,才能换回父母的爱。”

长大之后,TA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这样的生存策略,带进自己和伴侣、和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并且主动承担起照顾者的角色,变成了“妈系伴侣”。

2、自我认同感低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自我认同”,也称为“自我的同一性”。

他认为,我们能够理智地看待并接纳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对自我的认同感。

而自我认同感低的人,往往不够自信。

TA们总是习惯用外部的评价系统来看待自己,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执着于向对方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渴望从对方身上获得被需要的感觉。心理学上把这个现象叫做“投射性认同”。

“妈系伴侣”正是如此,TA们错误地把照顾好另一半,当作了评价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过分地强调牺牲和付出的重要性,逐渐忽视了自我。

3、错遇心智不成熟的伴侣

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如果一不小心错遇了心智不成熟的伴侣,也极有可能被动当“妈”。

我有个朋友小溪,她曾交往过一个“以梦为马”的文艺男,他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下一个保罗·高更。

在他的艺术梦想的洗脑下,小溪心甘情愿做一个兼顾事业与家庭的贤妻良母: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一日三餐顿顿不重样;

手机用旧了也不舍得换,就为了攒钱给他买那些昂贵的画具。

无论身边的亲戚朋友怎么劝小溪,她都没有回头,直到男友背叛,留给她一句渣男语录:

“你每天像我妈一样管着我,我太累了。”

她彻底崩溃了,在进行了多次心理咨询后,才慢慢恢复过来。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与伴侣的角色,应该是对等、互助的,不存在谁应该多照顾谁这样多一点的依附关系。

若另一半总是要求你过度付出,那只能证明对方的心智并不成熟,处在“心理退行”的状态——在恋爱、友谊等关系中,成年人的心理年龄出现倒退,退回到一种幼稚、原始、像个孩子一样的状态。

如果不幸遇到了这样的伴侣,一定要当断则断,不然你把他当儿子养,就别怪他把你当妈用了。

也就是说,婚姻生活中任何一种关系的僵化,都没有单一的受害者,都是彼此造就的结果。

很奇怪的一点是,在无数情感博主对“妈系伴侣”口诛笔伐时,与之相对的“爹系伴侣”,却成了两性关系中的“香饽饽”。

随便翻一翻社交网站,总能看到小女生对“爹系伴侣”的强烈渴望。

顾名思义,“爹系伴侣”就是像父亲一样,无限包容、宠爱着另一半。

这种类型的伴侣,听起来好像很浪漫,可真的把“爹”和“女儿”的角色搬进亲密关系中,就变味儿了。

有个叫小雪的网友,曾分享过自己与“爹系伴侣”交往的心路历程:

一开始,她也很享受男友对她360°无死角的“宠爱”: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他都帮她安排得妥妥当当;

就连生理期的时间,他都比她自己记得还要清楚;

好像有他在身边,自己什么事都不需要操心,可以安心当个废人。

可时间一长,这种“宠爱”只让她感到窒息。

穿衣打扮、交友圈子、职业规划......她男友全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总是干涉她的选择和决定,还不允许她有任何反对意见。

比如她稍微工作忙一点,没有接到他的电话,就会迎来他的一通指责与质问。

有一次就因为她给问路的男生热情指了个路,她男友就跟她吵了一整晚,不准她睡觉。

小雪后来察觉到不对劲,想要分手,结果却被他锁在家里,不让出门。

最后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她离开了那个城市,才彻底摆脱了他。

看到这里,还会有那么多人幻想有个“爹系伴侣”吗?

心理学家苏珊博士,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执迷”,指的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强烈渴望且永不满足。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这是一种靠幻想存在的强迫的爱。

“执迷”中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最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即便对方不开口,也可以为对方安排好一切,并坚信只有自己才能解救对方,让对方变得更好。

事实上TA们只是执迷于被需要的错觉中,错把这样的感觉当成了真爱。

所以,无论是“爹系伴侣”还是“妈系伴侣”都是如此,TA们过度的爱与付出只是一种虚妄的执迷,包含着极强的控制欲,这样的关系也不能被称作是健康的亲密关系。

健康的亲密关系,从来都不是无底线的付出与控制,而是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照顾。

一方强势付出,势必会加重另一方的压力,当对方再也无法承担这种压力时,便会转身离开。

如果不想让这种失衡感,继续破坏我们的亲密关系,不妨试试这样做:

1、从关系中“后退一步”

当一段关系出现了问题,无论是谁的责任,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先从两个人的相处模式中寻找原因。

可大多数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

我们不妨试着从俩人的关系中抽离出来、后退一步,把问题交给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以TA的视角重新看待问题。

我们可以先回顾:自己的原始生存策略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能不能尝试把它“关掉”,或是重新换成更适合当下的生存策略。

当我们以内心小孩的视角,把积累在我们心中多年的“垃圾”清理干净,就不会再被原始生存策略影响,也就给了自己和爱人重新开始的机会。

2、先关注自己,并不是“自私”

当我们执迷于一段关系时,总会不自觉地把对方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觉得对方的感受大于一切,自己的感受则不值一提。

可事实上,过度以他人为重,反而会导致我们对对方的期望越来越高,甚至会不自觉地要求对方以同等的付出来回报自己。

而那个习惯了被照顾的人,很有可能根本意识不到你在付出,更不可能回报你。

与其将被照顾的渴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多关爱一下自己。

这样做并不是自私,而是在利己和利他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就像查理·卓别林说的那样: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从前我把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但今天我明白了,这是自爱。”

3、寻找“共赢”的爱

《恰到好处的亲密》一书中写道:

亲密原则很简单——径直走向对方,体验他的内心世界,两个人靠近彼此的内心世界,亲密感就会油然而生。

想要维系一段长久而稳定的亲密关系,依靠的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也不是刻意地隐瞒真实的自己,而是开诚布公地讨论彼此的优点和缺点、坦率地表达自己对伴侣的期待。

之后再去共同寻找一个最适合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并坚信自己可以因为对方而变得越来越好。

千万不要畏惧磨合、害怕沟通,唯有坦诚,才是通往真爱与共赢路上最好的催化剂。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妈系伴侣”“爹系伴侣”都是如此极端的,良性的退行也是存在的。

渴望照顾他人,和渴望被照顾的心理需求,本身都没有错。

只要双方自愿、彼此享受,这种情况下的关系,也可以变得安全稳定。

你可以允许自己退行,在TA面前安心地做个“小孩”,而不必害怕被抛弃;

你也可以在TA需要的时候做个“父母”,守住作为爱人的身份和责任。

没有尽情做过小孩的人,是没有办法成为大人的。

轮流做彼此的小孩,可以互相修复创伤,让彼此找回真实的自己。

作家盖瑞·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中提到:

“如果我们要发展亲密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彼此的愿望;如果我们想要彼此相爱,我们要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

无论是“妈系伴侣”,还是“爹系伴侣”,本质上都是将自以为的“好”与“爱”给予对方,却从来没有问过对方想要什么。

在关系中,请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诉求,也请冷静地倾听对方的渴望,这才是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但无论如何,一定要记得先好好爱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最后,无论你在关系中是“父母”还是“孩子”的角色,如果你感到了痛苦,那么你也许正在经历关系的僵化,这正是关系需要改变的重要信号。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TA,坦诚地交流彼此的感受,开启一场关系修复之旅。

本文标题:是如何搞砸一段妈系伴侣关系的 - 恋爱技巧
本文地址:https://www.ieqm.com/lajq/1254790.html

相关文章

  • 是如何搞砸一段妈系伴侣关系的
    是如何搞砸一段妈系伴侣关系的

    你有被另一半当作“孩子”养过吗?乍一听,是不是觉得这样还挺幸福,挺令人羡慕的?其实,很多有过这种情感体验的人,都觉得这是在“受苦”。前几天我和老公出去吃...

    2024-05-22 恋爱技巧
  • 重度抑郁,一个人如何自救养活自己?
    重度抑郁,一个人如何自救养活自己?

    建议住院治疗,以促进抑郁症康复说实话,看到你说“重度抑郁两年多”,我的第一感觉是很惊讶:抑郁症不是个很难治的病啊,怎么两年多还没能治好呢?那会是一种多麽难熬多麽痛...

    2024-02-27 感情问题
  • 现实中存在韩剧式的爱情吗
    现实中存在韩剧式的爱情吗

    突然发现韩片和韩剧简直是两个概念。一边是黑道老婆、野蛮女友逞强,一边却是生生死死、卿卿我我,爱得死去活来你别说,武侠剧、琼瑶戏之所以能令人回味,不就靠那些“经典情...

    2024-02-23 感情问题
  • 智慧之举家庭和谐共度人生(杨振宁夫妇情感与才华的完美结合)
    智慧之举家庭和谐共度人生(杨振宁夫妇情感与才华的完美结合)

    近日,杨振宁先生的最新生活照曝光,与他相伴的,是他的妻子翁帆。两人相互扶持,共度人生的温馨画面,不禁让人感叹杨先生的明智选择。尤其是他将财产交由翁帆管理的决定,更是体现出他...

    2024-02-23 明星故事
  • 如何忘了旧情人?
    如何忘了旧情人?

    人活在世上,交个朋友是容易的,但是想忘掉一有深厚感情的人,那才是难上加难。如果想忘掉一个萍水相逢的人,那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就会忘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有一定的深厚感...

    2024-01-04 感情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