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什么不是饿死骨?

“朱门酒肉臭”说的是饥饱问题,“路有冻死骨”说的是冷暖问题。乍一看,句意的确不相称。
那杜甫为什么不写“饿死骨”,非写“冻死骨”呢?
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里对杜甫有这样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3 18:46:17

“朱门酒肉臭”说的是饥饱问题,“路有冻死骨”说的是冷暖问题。乍一看,句意的确不相称。

那杜甫为什么不写“饿死骨”,非写“冻死骨”呢?

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里对杜甫有这样的评语:

盖其思力沉厚,他人不过说到七八分者,少陵(杜甫)必说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故深人无浅语。

杜甫素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诗精神。作为“诗圣”,杜甫难道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体现出的是一种双关语境。

“酒肉臭”是骄奢淫逸的象征,“冻死骨”则是饥寒交迫的代名词。一句“吃”一句“穿”,对比更宽泛,语境更深远。

“酒肉臭”不可能只代表家里食物丰富,“冻死骨”也不可能只因缺少衣物。

如果非要说“朱门里只是酒肉食物多,路人确因缺乏衣物而冻死”,两者没有相称关系,那杜甫不会要求富人拿出几块肉给穷人挡风遮寒。

可你觉得这个路人每天酒足饭饱,就因买不起衣服冻死了,这种概率有多大?

诗歌的灵魂是意境,绝不是逐字逐句的去刨根问底。

“饿死骨”语气平缓,“冻死骨”语气激昂。

诗词不仅讲究平仄对仗,更注重音韵的语气。“冻”字是后鼻音,洪亮浑厚,比前鼻音“饿”字表达出来的效果更强烈。

从这一点上就能体现出杜甫的精益求精:别人不过说到七八分,他必说到十分,甚至十二三分。

这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创作背景是:

天宝五年,杜甫怀揣梦想赶赴长安,准备大展宏图。不料屡屡受挫,无奈之下,只得返往奉先妻子寄居之处……从自己的壮志未酬到民间百姓的疾苦,杜甫感触尤深。

天宝十四年,杜甫终于奋笔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其激愤情怀可想而知,不用“饿死骨”而选择“冻死骨”想必是诗人深思熟虑,斟酌万千才决定的。

彼情彼景不是我们所能体会到的……

更可笑的是,关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人建议改作“朱门裘皮烂,路有冻死骨”,甚至还有人指出,路人冷的都冻死了,酒肉怎么能臭……

凡此种种。流传千古的诗词精典,历代从无这样的牛角质疑。我们确不断创造性的发问,是“诗仙”“诗圣”愚钝,还是我们自作聪明?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