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三个基本特征(什么是新闻)

绪论。 社会责任论: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社会责任论并没有抛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5 05:31:44

绪论。

社会责任论: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社会责任论并没有抛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做某些修正,修补。是嫁接在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树枝上的新枝。

五项基本要求。一,就当日事件真实全面,理智的报道。二,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三,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四,呈现和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五,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情感流传达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主要观点。一,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二,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三,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的理论。四,对事实的信念。(只提供事实,不提供意见。)

发展新闻学:

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党报理论:

起源于前苏联,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党报理论的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第一章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新闻活动的本质:新闻活动以新闻收传为中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方式,反映人类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节传播内容和方法。不足之处是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一个信息经人们口口相传,越到后面越失真。二,大众传播。三,群体传播。

第二章

新闻的基本特点:一,真实,二,新鲜。

新闻失实的表现: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5.因果不符。

新闻的两种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形式。)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

1.新闻的本源是事实。2.报道和传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3.新闻必须有新意事。4.新闻必须及时。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论述,是有根有据的事实。

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是对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作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所做的预测。

判断是对某一事件,利与弊,是非对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的所做的结论。

怎样做到客观叙述?一,精选事实。二,多细节,少议论。三,多解释少晦涩。四,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五,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副词。

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变动产生新闻。

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

新闻五要素:发生的新闻主角(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

五要素的作用。第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第二,有助于记者迅速的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第三,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新闻的分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行为。有极其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软新闻:富有人情味儿,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延缓性新闻。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软新闻讲究写作技巧,需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出情趣来。

第三章。

信息的特点:一,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二,扩缩性。三,组合性。四,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五,相对性。

宣传和新闻的区别。一出发点不同,二归宿点不同,三,传播方式不同。四,传播要求不同(新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新闻重信息,忌重复,重事实,重实效,信息对称,注重平衡原则。宣传重外在形式,符号重复施教,重观点重时机,信息不对称,突出某一方面。

舆论的定义。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和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

舆论的特点:一,公开性,二,公共性。三,急迫性,四,广泛性。五,评价性。

舆论的社会功能: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二,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展现,并在不同层次上展示出来的。

新闻媒介的共性:整个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物的特点。(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

新闻媒介的特性:特指一类新闻媒介比较另一类新闻媒介的特点。

新闻媒介的个性:一家新闻媒介比较其他家新闻媒介。

双重属性极大地激活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积极变化:

1.媒介的积极竞争;

2.注重人才培养和设备更新;

3.注重受众反馈;

4.注重管理,讲究投入产出效益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负面影响:*为争取受众,不惜降低报格、台格,传播一些低级庸俗的煽情新闻和格调地下的节目*有些新闻媒介搞有偿新闻,甚至整个新闻版面标价出售给一家企业。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负面影响

1、要有一个新闻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有关法规

2.要恪守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3、对新闻工作的进行普遍的人格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

4、健全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性的监督机制。

媒体如何赢利?

1、报刊的二次售卖:①发行收入;②出售广告

广告按量和质论价。

按量:就是广告的尺寸即广告占有的版面大小

按质:

一是报纸的发行量,归根到底是读者的多寡以及阅读率的高低。报纸发行量大,读者多,价格也就高

二是版面位置的显要性,版面位置越显著,阅读率高价格也就高。

★报纸不是把广告版面出售给广告客户,而是把读者卖给了广告客户。

新闻事业一般功能的阐述: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3.实施论监督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力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新闻媒体的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包括以下要求:

1.保障法律所保护的公众私人利益不受传媒侵犯 隐私权、青少年保护,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秩序

2.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3.普遍服务原则一—平等表达机会

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决定媒介制度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

(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

(5)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对中国传媒业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除了互联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全球化时代

2.高风险社会

3.多元社会

主流媒体的六条评判标准。

1.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

2.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

3.具有较强公信力。

4.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记录者。

5.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

6.具有较大的发行量和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比较广泛受众群。

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政界(主要是政府部门)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

★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己观念和主张的工具

★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新闻媒介对政治的作用:

1、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

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2、参与政治决策

公民或公民团体以大众传媒为中介

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实现的方式:沟通信息:影响舆论

3、塑造政治文化

4、进行舆论监督

注意:媒介的监督之所以对政府有强大的压力,并不是媒介本身,而是凭借公众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大众文化:突出体现为以城市工业为基础,主要流布于都市的消费文化。它靠大众传媒传播。

基本特征:商品性、产业性、娱乐性、复制性等。

具体形式:热播电视连续剧、畅销小说、流行歌曲

一、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传媒的利用主要包括:

★发布政治信息

★宣传政治主张

★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

★进行舆论导向

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一,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二,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三,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是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力量。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一,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无阶级差别的大众)

二,大众传媒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易于普及,即时消费,求新求变。)

三,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所强。

三、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

1、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2、大众传媒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3、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左右人们的价值观、世俗风尚、生活态度、行为准则,规定人们的欲求

马尔库赛“虚假”欲求

4.“文化帝国主义”现象 文化侵略;文化霸权

诽谤罪的确认.四个条件。

一,有特定对象。二,歪曲,夸大捏造事实。三,含有恶意。四,公开传播,造成对象的名誉损害。

传播活动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构成

1已发表

2特定指向

3基本失实/侮辱、诽谤

4公开传播,造成名誉受损事实

5主观恶意

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

新闻传播过程存在着“把关人”;

新闻传媒机构及其从业者是“把关人”;

新闻传媒是社会的信息过滤器:

新闻传媒有选择地传播新闻

新闻价值的要素

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

我国新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虚假广告*冷漠新闻

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

一,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二,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三,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四,受重视传媒的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宣传价值要素

一,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二,针对性。三,普遍性。四,典型性。五,时宜性。

决定新闻产生的六要素。

一,专业标准。二,法规,三,形式,四,决策者,五。市场,六,媒体定位。

前三个要求构成新闻语境,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